万家热线房产频道综合报道 宁国路被赋予了某种复杂的意味。宁国路出各色人物:这里有千万富商,也有摆几元钱小摊的贩子;有呼风唤雨的英杰,也有潦倒的流浪汉。这里的每条小摊都深藏着些什么,连空气都是浓稠的。
大山无峰,大水无声,或许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才使宁国路具有某种韵味,而不是像一张崭新的纸币,抖一抖咔咔作响。
宁国路前世
宁国路的范围说小了,就是合肥包河区某个全长820米的段落,那里有一个叫宁国路的美食街,那里的公交汽车站也叫宁国路。
如果往大了说,把和宁国路同一精神气质的都算在内,那它就是包括青年社区在内的由东西走向的九华山路和南北走向的宁国路交汇衔接,最终形成一个完美十字形的大块地区。
历史是那么容易被藏起来。游走在宁国路,这条兴起于上个世纪末合肥风味小吃汇集的老街,只能有一种捉迷藏的感觉,与时间,以及藏在那些时间背后的人和事。
宁国路的高潮出现在夏日夜晚(365JIA王振娅摄)
宁国路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坊间流传的说法是,1977年,地调院的一名职工从青岛出差带回三对龙虾,当时宁国路边有很多沟渠,他就随手将龙虾在这些沟渠里放生。
不料当地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合龙虾的成长,结果这个外来物种很快就在各个沟渠内大量繁殖,反客为主,成为宁国路地区的一大特产。
历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2000年前,宁国路还只是合肥众多道路中默默无闻的一条普通次干道。2001年,5家龙虾店携手入驻宁国路,随着食客的口口相传,宁国路龙虾街初见规模。
2001年后,大大小小的龙虾店慕名入驻,龙虾街的气候渐成。到2005年的时候,宁国路龙虾店靠各自不同的口味和爆发的人气正式打响了“龙虾美食街”的招牌。
“一天一万串!”——来不及说更多,烤肉串的小伙迅速游弋在两米多长的烤炉前
(365JIA王振娅摄)
一位坐在路边摇着蒲扇乘凉的老人比划着给我们描述了旧宁国路的景象:“那边阿胖龙虾店一天就能有七八百桌客人了,龙虾壳子都能堆成那么高!”
这也许是宁国路的传统经典镜头:即使在寒冷的冬夜,这些商家也不会散去,一个摊位守着一盏灯一盆炉火,整个夜里也会有个把人飘荡而来。
明明知道没有生意还要坚守,他们守的是什么?一个商贩说:“商业守的就是信誉。”这个夜市就是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会开着,都会有吃的。没有生意不要紧,不能坏了信誉。
就这样这个市场坚守了10多年。
查看更多 网友热评